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志工隊

:::目前位置 :首頁 >溫馨小站 >E學教室
E學教室
分隔線
『在海生館展區~快樂在哪?』-從工作中最簡單的感動尋找
  • 發布日期:2009-11-25
  • 發布單位:文化局
  • 內  容:
  • 一如以往,海生館的站點是解說員三大工作之一。那三大?定點解說、導覽解說、行政工作。什麼教作站點,當然就是“站”在定“點”解說囉。

    其實待在這間水族館,前前後後算起來,從事這解說的工作已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了,面對過、接待過的遊客,也不知該數以萬計了。具備教育意義的服務業,身分有些尷尬,也讓自己的心理調適,不斷的再轉變。

    教育性質來說,感覺上有些高人一等,畢竟好像是在教導別人要認識海洋、保護環境。雖然這樣的自傲感,是不正確的工作態度,卻也是許多從一般人變身為解說員的重要關鍵。而就服務性質來說,應該要懂得什麼算是服務遊客,拿出給予遊客貼心有禮的態度,給予遊客親切甜美的笑容,才是服務業應有的行為。兩相比較下,似乎矛盾卻有些相融。

    近來,曾看過一些同仁,在展示區執行定點工作時,老遠就能感覺出這位解說員,心情十分沉重,甚至可以說是集三千煩惱於一身。明明是個年輕人,為何眉頭深鎖、嘴角下垮、雙眼空洞呢?明明是個解說員,卻遠離人群、雙唇緊閉呢?這人,會不會是鏡中的自我?會否自己在工作上,也呈現如此的疲乏呢?

    十分恐懼,自己成為解說工作的行屍走肉。只好每當跨著臉走出辦公室門口時,強迫自己嘴角上揚,想些快樂的事,讓這笑容,添加一些真實性。好,動動筋骨,讓自己抬頭挺胸的走進展示區面對人群。

    到底,仍然只是強迫自己帶上那樣的面具,也很難找出真正的熱情吧!本來是這麼想的,但是試著微笑面對每一個遊客,很容易發現到,遊客比較敢跟自己講話,無論是問些問題,或是聊天打屁,甚至會問待遇,都比板著臉(或含蓄一點說就是面無表情。)來的多上許多。

    或許,都是問些同樣的問題吧!表演在哪裡啊?廁所在哪裡?幾點有秀啊?企鵝在哪裡?海豚在哪裡等等(藉機機會教育一下,各位鄉親啊,位於屏東的海生館,沒有養海豚,是白鯨啦),是最常會遇上的問題,很煩吧!如果這麼想,就真的煩了。

    遊客,或許像是你、像是我,或者像是你的親戚朋友。來到了這陌生的場所,或許因為遼闊而迷失了方向,或許因著美麗而模糊的眼矇,或許因著旅遊的興奮而失去了觀察環境的動作。所以,看到了此地的工作人員,當然如同漂流在汪洋中的人,抓到浮木般的獲救。

    廁所在哪裡?你只是伸出手指,不發一語的比了方向,對於這有著其切需求的遊客來說,會是什麼樣的感受?或許加個親切笑容之後,簡短易懂的方式讓他知道哪裡可以解決需求,不是很好嗎?

    站在觸摸池中,雖然身旁有著護城河,也別讓自己如同深宮怨婦(夫)一般,多多主動的和參觀的遊客互動吧!有時簡單的介紹一下如何與海膽握手、如何感受麵包海星的害羞、如何識破那海兔的擅躲,都能給這些遠道而來,不知姓名的朋友,有著很深很深的感動。

    那你呢?那我呢?我們得到了什麼?看到兒童天真的與海膽握手、看到父母熱切的與孩子互動、看到了年長長輩,一聲聲的說道,這是他第一次的經驗,這些些珍貴的畫面,難道沒有烙印進你我的眼中嗎?有了這些,我們還能奢求什麼?

    我們知道這兒美,所以留在這裡,就是為了與每個參觀的人分享,我們見到的美景。藉著我們的眼、我們的口以及我們的笑容,讓每個人知道,原來海洋,是如此的美不勝收,這不是比每個月領薪水時還更開心的感動嗎?

    我,喜歡站在觸摸池,告訴有些害怕的小朋友,其實,海膽很愛跟人握手;我,喜歡站在大洋池,告訴饕客,其實餐桌上的石斑魚都是小姐唷;我,喜歡站在白鯨池,告訴小學生說,其實他們很聰明,也許問牠什麼牠會懂;我,喜歡站在企鵝缸前,感覺寒冷卻告訴每對情侶說,企鵝是一夫一妻,此情不渝喔;我,喜歡站在海爬劇場,說著故事,看著每個人臉上的驚恐;我,喜歡站在潛水艙,帶點神秘的跟小男生說,跟我到深海吧!走。

    然而,工作真的不會碰上困難嗎?說不會的,絕對是騙人的。也會遇上很不聽話的孩子、很盧的知識份子、有些不講理中年大叔、說話顛三倒四卻愛坳人的好事份子......。多到,也是很難記數的。總是會在展區,碰上很令人想要問候對方家屬的事件發生。然後呢?回辦公室發了瘋似的怒吼。在與其他同事分享彼此理智斷線的經驗之後,就讓自己平復吧!總得平復的。我們總得在工作中,找到一些些快樂的源頭。

    一天八小時中,只要有個點,當中的短短幾分鐘,找到一些與人互動的感動,就能仰起嘴角,開懷心胸。把他記得吧,把這一瞬間記得吧!讓這充滿能量的幾分鐘,持續到今天的日落。

    你,做什麼樣的工作呢?我,在海生館裡解說,我努力的找到快樂的源頭。這快樂,不見得在加薪或是被主管肯定時才能擁有,最簡單的,在最簡單的感動中,找到了工作快樂的源頭。

    【文/張正杰】 (本文摘自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訊40 P.12-13)
瀏覽人次:460 人
更新日期: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