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政府文化局志工隊

創隊小譜
分隔線
義工隊

要談本隊的歷史,自然沒有人比創隊首任隊長--陳天福老師更適合的了,於是就讓陳老師為您說當年了.


義工隊的由來
撰稿人:陳天福   
73年10月接到了李興揚主任的來電,要我在義工研習中講述「義務服務的理念與經驗交流」, 我欣然答應了,因為能為義工奉獻棉薄心力,我義不容辭。
  當時的學員為在學學生(如今這些人幾乎全因就業或赴台而離隊)給我的印象是年青、可塑性高是一支不容輕忽、希望無窮、潛力無限的隊伍。
  上完課,李主任當著全體學員的面給了我一份義工證書(本義工隊史上的第一聘書), 我也自然的被選任為首任的義工隊大隊長(義工召集人),在七年的任期中, 也為兵源之不足而傷透腦筋,最後靈機一動而想到了以救國團的義工做為資源, 因此在這二百多個的日子裏,他們的確給了我不少的助力,也舉辦不少的大型活動,表現極為出色。 如:「哈雷慧星澎湖假期營」、「春到澎湖灣系列活動」、「全國文藝季活動」、「全國資訊展」、 「假日廣場系列活動」等,在澎湖造成了不小的震撼。
  這些人有朱棟樑、詹廷龍、王麗雲、歐修智、許明山、陳寶圓、蔡啟文、蔡美滿、葉永松、王添泰、邵碧霞、王文珠、鄭採艾、黃仁仙、徐秀珍、蔡月雲等人。   在這七年的歲月中,也造就了不少的人才如:廖睿智、黃玉美、呂鳳姿、高白錦、呂正林、 陳玉奇、王克保、郭美華、周建中、葉文漢、王振昌、葉坤榕、林淑貞、陳美凰、王吳月、 郭自得、吳黃岑、陳天聖、陳明宗、黃建設、許惠燕、蘇文鎮、黃英瑲等人, 他們在義工隊史上均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
  八十年七月李興揚主任有鑑於義工隊已兵強馬壯,人才輩出,在義母林麗卿的催生下, 要我草擬本隊的辦事細則,當時隊中有小諸葛之稱的黃仁仙, 也不知從天南還是地北蒐集到不少的各地義工隊的辦事細則以及各廳的辦事規則, 最後由我決定以台南市做版本,起草了本隊的辦事細則,並於同年的十一月一日正式成立, 明白的將本隊定名為「澎湖縣文化中心義務服人員服務隊」。
  選出了陳天福為首任隊長,副長為王麗雲、陳寶圓、周建中,十年來也選出了第二任隊長陳天福、 第三任隊長許明山、第四任隊長陳天福、第五任隊長葉永松、第六、七任隊長蔡美滿、 第八、九任隊長高白錦、第十任隊長葉永松, 這些年來義工隊在歷任隊長辛勤耕耘,努力不懈下而有了蓬勃的發展。
  如今江山代有才人出令人興奮不已。除了欣慰外,也期許大家一本初衷,本著熱愛義工隊的精神,繼續為隊打拼。相信今日你以我為榮,明日我將以你為榮。有朝一日,你在隊中將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了你明日的義工隊才有希望,拾我其誰。
  我這位創隊長也會永遠站在你的左右,隨時接受你的吩咐、聽候你的差遣。畢義工隊就像我的孩子,他是我的心頭肉,也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如今又忝為隊務顧問,如隊務有讓我「故意問一問」的話,會隨時衝出火線聽候差遣。
  義工隊暱稱林麗卿為「義母」,我為「義工之父」一點也不為過。老實說要不是李興揚主任的大力支持,林麗卿義母的強力運作以及我的戮力經營,有了三人形成的鐵三角陣容,義工隊才能堂堂邁入了第十七個年頭(前七年未成隊卻已成形,是義工隊的前身)。在這期間,有人入隊有人出隊,人才一批一批如潮水般湧進湧出,為隊注入了不少新的泉源與活力。
  然而我在隊中或為義工召集人(七年)或為義工隊隊長(三年)現為義工隊顧問,在隊中的地位,卻仍屹立不搖,堪為本隊的常青樹。對隊的付出與情感,隨歲月增長卻絲毫不減。有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隊務的運作,可說是瞭如指掌,願意奉獻,且衣帶漸寬終不悔。
  在這六千多個日子裏,有歡笑,有汗水。見到一群快樂的傻瓜,為了澎湖的文化紮根的工作全神付出,常會躲在門縫偷笑。
  十七年的日子,靜悄悄的溜走了,我也成了老朽。沒有以前那麼精靈,也沒有那麼靈巧,但我的經驗隨著歲月的洗禮與日俱增。雖然我很醜,但是我很溫柔,善用我的人生豊富的閱歷,為義工隊創造出更輝煌的明天而努力吧!
瀏覽人次:1553 人
更新日期:2018-02-01